| 侃车·Auto故事 - Auto故事 - 大众侃车,汇聚亿万用户口碑,引领汽车消费趋势 - 千城数智(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宝马的历史长河中,经典总是不断被创造,传奇也从未停止过升华。
宝马M公司的历史最早可以回溯至1972年,前身是宝马特别设立参与赛车运动的特殊部门,后来逐渐转变为开发原厂高性能车款M车系与原厂性能化改装套件的单位。1992年宝马将M部门独立而出而设立了子公司宝马Motorsport GmbH,并在隔年将公司名称简化而成为今日的宝马M GmbH。
自1972年宝马Motorsport GmbH成立以来,从此字母“M”便成为“力量、操控以及最强悍的性能”的代名词,“M”成为一个极具魅力的字母,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在精炼的外表之下拥有强悍的内涵,一直被视为低调的高性能豪华座驾。
宝马AG董事会成员Robert A. Lut为宝马M GmbH授名致辞时说“公司像人一样,坚持参加运动赛事能够使其健康运营、有序发展、充满热情并且表现卓越。”
一切都得从赛车运动开始谈起
早在1916年,宝马还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其蓝白相间的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这便是宝马早期历史的写照,1932年宝马生产出第一台名震一时的摩托车R32。
在随后的百年的时间里,宝马的纯粹驾驶乐趣一直延续至今,自从成功地从天空转战地面后。一直以来,宝马在赛车场上也少有缺席,很早之前就曾在一系列的国际赛事中展露头角,不过公司内部却始终没有成立专门针对赛车改装的部门。
直到1970年初,当时的宝马总裁Eberhardvon Kuenheim才下令公司内部规划一个全新的部门,专门负责统筹所有与宝马有关的赛车运动,并于1972年5月1日,由曾经效力美国与欧洲通用公司的RobertLutz领军,正式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了今天M GmbH的前身:Motorsport GmbH,M品牌由此诞生。
随后,其以无数次的胜利在重要国际汽车赛事中缔造了不可复制的传奇。同时,M源于赛道但不止于赛道,M的伟大使命是将汽车运动梦想带入现实。一直以来,M在研发与创新方面的努力,从未止步。
宝马M成立之初虽然只有8名成员,但Robert Lutz不但替团队找来时任福特赛车部门经理(福特车队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队伍之一)、曾是保时捷车队车手的Jochen Neerpasch,以及Jochen Neerpasch的同事、曾是梅赛德斯-奔驰Rally车队车手与工程师的Martin Braugart,再从宝马发动机研发部门调来的天才工程师Paul Rosche,开始专心替宝马制造用来参加各种赛事的不同赛车、引擎、原厂改装部件。
1973年以早期宝马厂徽上的蓝、紫、红三色,加上Motorsport赛车运动的第一个单字:「M」,创造了专属于宝马自己的标志,且推出白色车身、搭配蓝紫红三色涂装的3.0 CSL赛车,开始了它们的处女大赛,3.0 CSL的出现奠定了宝马以赛车思维开发M系量产车的“性能哲学”。
很快地,3.0 CSL便统治了欧洲房车赛的赛场,不但1973到1979年间共夺得6次ETCC欧洲房车锦标赛的冠军,且一并拿下了1973年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和1974年欧洲挑战杯赛的冠军,以及1975年美国IMSA的冠军,仅在Group4与Group5组别的GT赛事中不敌保时捷934和935的纯种GT赛车而已,称霸了国际房车赛事冠军长达10年之久。
首辆超跑M1领军,M家族逐渐壮大
M1能够成为一代传奇,必然有着无法阻挡的魅力!正是它,把赛道化的概念带入到现代街道跑车的设计之中,也是很多跑车日后的设计灵感的源头。不论是赛道或是一个普通的街头,人们总会被它所吸引。
由于3.0 CSL及3.0CSL Turbo赛车的竞争力在Group4与Group5组别的GT赛事中不敌保时捷的934与935赛车,所以便兴起自行从头打造一辆赛车的念头。并请到乔治亚罗的Italdesign设计工作室操刀车辆外形,兰博基尼负责底盘调校和组装,于1976年制造出第一辆M1的原型车。
但是,原本是由宝马与意大利的兰博基尼合作开发,但却因故取消合作,由宝马独立发展,且在1978年正式推出量产版M1,成为宝马史上第一辆、也是唯一的一款采用中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超级跑车。
外观低矮的M1,虽然轮廓与当年的宝马双门跑车都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同,但Italdesign 设计工作室却透过双肾型格栅等设计手法,成功地替它融入宝马之神韵,并赋予了它一个充满力量感,车头还装上了当时非常热门的跳灯、搭配4 条性能胎,增添了运动气息。
虽然是为了投入激烈的赛车运动而生,但定位为超级跑车的M1,内饰却相当豪华,不但装有跑车样式的座椅,且配备有真皮3 辐式跑车方向盘、真皮排挡头,以及电动窗、音响与空调等当时一般量产车多为选配的物品,前方仪表板则为传统双环式设计,两侧还可以提供车况信息。
在1978至1981 年间,不但共生产了400 辆M1 的量产版车型,还额外制造了56 辆赛车版本的M1,其中有53 辆为Group 4 等级的赛车,另外3 辆则为更高等级的Group 5 赛车,分别能爆发出470 匹与850 匹最大马力,并加装有夸张的空气动力套件,能在比赛时提供更优异的高速稳定性。
M1的成功奠定日后宝马以直列六缸引擎作为动力配置主轴的风格,一直至今日该厂的六缸引擎仍然坚持采用越来越少见的直列配置,而成为车厂特色之一。
不过,虽然M1的生产于1981年便正式划下句点,但其实从1979年开始,由于3.0 CSL于赛场上的名声高涨,宝马M也开始了销售高性能量产车款给一般消费者的服务。
在197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第一款为街道而生,但是骨子里全都是赛道基因的M系应运而生,首款车型则是于当年9月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亮相,底盘代号E12的M535i。
且随后的1983年的法兰克福车展,宝马M635 CSi首次亮相,奠定了以标准量产车搭载M高性能引擎的传统。M635CSi是以1980年代宝马的6系列双门跑车为基础所开发。
但是,它的特别之处是优雅的车身、凌厉的鲨鱼鼻车头造型以及仅次于宝马M1的车速,尤其整洁的引擎舱里那台能够爆发出286马力的3.5L直列6缸引擎,将强大的动力和双门四座的轿跑车布局完美的融于一身。
短暂投入F1,与迈凯伦合作生产速度机器
除了在房车赛与GT耐力赛中大有斩获,1980年4月,宝马也进入了F1一级方程式赛事的领域,由宝马M的Paul Rosche研发出一具1.5升4缸涡轮增压引擎,可视赛道特性而轻松调校出650匹至1,400匹的马力输出,且在1982年时,搭载这具引擎的Brabham车队车手Nelson Piquet赢得当年的车手冠军。
由于这具引擎表现相当亮眼,所以不但Arrows车队在1984至1986年间也选择了这具引擎,ATS和Ligier车队也分别在1983、1984和1987年,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这具引擎,并在1987年前一共夺得9次F1的单站冠军。
然而,虽然重新进入F1并没有让宝马与M的三色厂徽再次发光发热,但M GmbH与英国迈凯伦车队合作推出的迈凯伦F1,不仅在公路上成为当年所向披靡的速度机器,也让它们再次拿下了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
1988年,当时已是F1场上常胜军的迈凯伦车队,由于想运用它们来自F1赛道上的经验,打造出一辆前所未见的超级跑车。所以它们便与宝马M共同设计了一具排气量6.2升的V12自然吸气引擎,并替它调校出621匹最大马力(至于全世界限量生产5辆的高性能版本迈凯伦F1 LM则调至680匹马力)。
并且研发出一个独特的中央驾驶座设计的驾驶舱,不但让这辆名为迈凯伦F1的超跑在1998年轻松写下量产车的时速386km/h的纪录,并于1995年投入FIA GT1赛事便横扫当年整个赛季,抱走总冠军桂冠,还于同年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拿下第1/3/4/5名,造就该车款足以保持世界量产车极速冠军头衔多年的实力。
1995年,宝马更在英国成立了BMW Motorsport Ltd分公司,掌管所有宝马的赛车事业,让M GmbH可以更专心于针对宝马旗下车种研发进而推出强化版之外,也有制造一些周边套件供一些非M-Power系列一般宝马车款车主作为原厂改装或售后改装用途,让更多宝马车主可以感受M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