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侃车·凹凸榜 - 凹凸榜 - 大众侃车,汇聚亿万用户口碑,引领汽车消费趋势 - 千城数智(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有些时候可以算作是一碗毒鸡汤,但对于此时此刻的长安汽车来说,却别有一番体会。
在经历了2018年的起起伏伏,以及2019年的开局不利后,这家位于西南一隅的央企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从五月份开始,长安汽车主力车型的销量便开始回暖。而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其批售量达到105437辆,环比增长18.9%,终端零售也突破13万辆。
虽然六月份的销量成绩和国五清库有一定的关系,但却不能否认,长安汽车的主力产品依然具备出色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6月份的时候,逸动系列、CS75系列、CS35系列、CS55等几款主力车型的销量都突破万辆。其中除去CS35系列同比微跌之外,其余产品则实现了环比/同比双增长的优异成绩。
于此同时,长安新能源在6月份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批售数接近万辆,环比增长155.2%,同比增长108.8%。这说明长安汽车在2017年启动的“香格里拉”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执行。
技术研发做支撑
一直以来,长安汽车给人的感觉都只知埋头造车搞研发,却不善营销与宣传。在其内部,经常可以看到高管们身着工作服奔波在一线工厂和研究院中,这也坐实了长安汽车“理工男”的人设。
今年4月9日,总投资43亿的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长安汽车在“五国九地”全球协同研发体系,“7院2部3中心”的精细研发组织的基础上,正式迈入“自主创新,全球协同”的研发4.0时代。
目前为止,长安汽车不仅拥有来自全球18个国家,近万人的研发团队,还形成了CA-PDS(产品研发流程体系)和CA-TVS(产品试验验证体系)两大产品开发体系。并且连续5届10年蝉联中国汽车研发实力行业第一,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凭借着这些软硬件的研发基础,长安汽车在汽车研发领域一直都颇有建树。特别是在智能化领域上,长安汽车已经率先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L3级有限自动驾驶技术也正在快速推进工程化开发。
今年4月,长安汽车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L4级自动驾驶与APA5.0自动泊车技术,并预计在6年后实现商用量产。这也预示着这家央企正一步步向着自己在2018年树立的“智能汽车引领者”的目标前进。
动力领域有突破
研发实力的展现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智能化领域,长安汽车在动力领域也做出了重大突破。今年6月正式发布的“蓝鲸动力”品牌,更是助力其正式进入动力3.0时代。
这个被长安汽车称之为“永不妥协的高效能汽车动力解决方案”,采用了最为先进的模块化设计,覆盖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两大核心部件,在动力效能和排放标准上都先人一步。
其中,针对中小排量的“蓝鲸NE动力平台”,不仅做到了200N·m/L的升扭矩,还能在1250rpm的时候爆发最大扭矩,数据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凭借着“AGILE”高效超净燃烧系统、全球首发量产的舍弗勒智能凸轮调相系统(Smart phaser)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蓝鲸NE动力平台”的发动机,其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0%,排放也能满足最严苛的国6b标准,甚至未来更严苛的欧7标准。
最为关键的是,出自该平台的发动机,还全系兼容48V、HEV、PHEV、REEV设计,全面拥抱电气化时代,这也可以看作是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的最大助力之一。
设计不再是短板
今年4月上海车展,采用双造型的长安CS75 PLUS惊艳全场,让消费者看到了一个与此前完全不同的长安汽车。这种转变,源自于新加入长安汽车的国际知名汽车设计师,前马自达首席设计师山田敦彦。
作为在汽车设计界拥有30年从业经验的设计师,山田敦彦曾领导设计了马自 “流”(FLOW)设计理念下的先驱(SENKU)、大気(TAIKI)两款概念车,并作为前瞻领导协助Mazda2、Mazda6、和 CX-9等量产项目的设计研发。
实际上,设计一直是长安汽车的短板。比如2017年上市的CS95,不仅采用了同级别顶尖的动力总成,配置上也是领先水平。特别是智能化配置,在当年率先采用了0-150km/h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和自然语音系统。然而因为设计差强人意,最终销量没有达到预期,对此长安汽车自己也承认。
因此在我们看来,山田敦彦的加盟,不仅仅是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长安汽车打造更具时代感和设计感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对长安汽车的理解,为长安汽车打造一套真正具备吸引力的设计理念。
而从CS75 PLUS以及曝光的CS55手绘稿上,也可以明显看到山田敦彦正在帮助长安汽车,在设计层面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侃车观点:
就像地基的深度决定了楼房的高度,技术根基的深度也决定了企业能够达到的高度。即便市场困难,也一直坚持在技术研发领域加大投入的长安汽车,其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6月的成绩并不能代表太多,但我们相信,随着后续CS75 PLUS、逸动/CS35PLUS蓝鲸版的上市,以及全新CS55等新车型的发布,长安汽车在研发领域埋下的种子,也将迎来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