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凹凸榜 - 凹凸榜 - 大众侃车,汇聚亿万用户口碑,引领汽车消费趋势 - 千城数智(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原本以为,受疫情反复、全球芯片短缺,加上俄乌冲突引发的第三次供应链危机,3月份的造车新势力成绩单应该会不尽如人意。不曾想,随着各品牌交付量的公布,却是一个大大的惊喜。无论是交付量上涨,亦或是订单上涨,“涨”字俨然成为了3月份的主旋律。与此同时,伴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调整,整个市场更是奏响了一出“涨”声二重奏。
交付涨订单涨,新能源大势所趋
4月1日,零跑汽车率先公布了自家的成绩单:3月份共交付10,059辆,成为了第五家月销破万的新势力选手。纵观零跑汽车今年一季度的表现,累计交付量达到21,579辆,同比增长410%,随着产能爆发,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有趣的是,第二家公布销量的新势力哪吒汽车,发展路劲与零跑汽车极其相似,3月份表现也更加突出,共交付12,026辆,同比增长270%。截至一季度,累计交付达到30,152辆,同比增长305%。
随着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的持续发力,造车新势力曾经三国鼎立的局面,俨然被彻底打破了,不仅最初的“蔚小理”格局已成过去式,就连“小理蔚”格局也无法维持,五强争锋的格局已然形成。
过去的新势力三强中,小鹏汽车的表现最为稳定,以15,414辆的成绩位列3月份造车新势力交付排行第一,这其中小鹏P7逼近万辆的单月交付量功不可没。目前小鹏汽车一季度累计交付共计34,561辆,已经连续三季度拿下交付冠军。
相比小鹏汽车,蔚来汽车近期的表现则有些低迷。虽然同比增长37.6%,仅差15辆就能单月交付破万,并且整个一季度累计交付25,768辆,同比也增长了28.5%。但对比整个新能源市场来看,蔚来汽车明显步入了慢车道,主要原因是旗下产品主打高端市场,无法走量,陷入僵局,目前急需一款走量车型来破局,只是ET5要待今年9月份才能交付。
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的理想汽车则继续着稳扎稳打的风格,3月份共交付11,034辆,同比增长125.2%,今年一季度,累计交付31,716辆,同比增长152.1%。按照理想汽车此前的交付指引来看,其第一季度目标交付数据已然达成。
值得一说的是,影响全行业的供应链问题,对造车新势力的3月份交付量似乎没有造成全面影响,目前只有零跑汽车、理想汽车以及新人极氪汽车明确表示,3月份的交付量受到了部分零部件供应短缺的影响。
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极氪汽车,虽然从去年10月份正式交付以来,累计交付已经达到14,248辆,并且创下了多项交付记录,但是3月份仅交付1,795辆。不过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极氪汽车在3月份的订单量,却是自去年10月份交付以来最高,这应该也让极氪汽车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作痛并幸福着。
据了解,目前影响极氪汽车交付的零部件主要集中在空悬和芯片两个方面。其中,前者经过与供应商威巴克的多轮沟通,专属极氪001的空悬零部件生产线已经投产,后续供货会得到持续改善。
后者的影响更是系统性的。根据此前极氪一次活动上的介绍,由于极氪001使用了超2000种,共计超1万颗的芯片,且有7颗芯片是全球首发,因此芯片供应的问题相比其他品牌更加紧张。极氪汽车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与供应商一起商讨供应计划,3月底也到货了一批核心零部件,预计会在4月份的交付量上得到体现。
材料涨终端涨,有人无奈有人投机
上游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新能源汽车继1月份开始的又一轮集体涨价,也是3月份的一个独特现象。资料显示,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上游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直接因素,几乎所有涉足新能源市场的车企,在3月份对旗下新车的售价进行了不同规模的上调。
其中,威马汽车分别在3月1日和3月20日分两次宣布涨价,最高涨幅2.6万元;特斯拉进行了3次调价,最高涨幅2万元;小鹏汽车最高涨幅2万元;零跑汽车C11全系车型涨价2-3万元;哪吒汽车最高涨幅0.5万元;广汽埃安最高涨幅1万元;几何汽车最高涨幅0.7万元;比亚迪最高涨幅0.6万元;欧拉汽车最高涨幅0.7万元;奇瑞新能源最高涨幅0.6万元;理想汽车上调1.18万元。
蔚来汽车虽然在此前表示“没有涨价计划”,但5月份即将发售的三款年款新车因为配置调整,价格相较现款也会有所上涨。与此同时,极氪汽车也在4月2日宣布,将于5月1日零时起上调价格,具体调整方案在4月底公布。
从企业成本角度来看,上游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吨51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翻了近10倍;电解钴现货均价同样已经突破每吨54万元,相较去年同期涨幅超过100%。并且碍于俄乌危机,包括镍、锰、锌、铬等稀有金属,甚至铜、铁等金属原材料的价格也在飞速上涨。按照某品牌内部人士的说法,这轮涨价是被逼无奈,情有可原。
不过话又说话来,就算从成本角度考虑,企业涨价无可厚非,但是某些采用小容量动力电池的车型涨幅偏高,明显是有待商榷的,更像是一种投机性涨价。更何况,不少车企在涨价前没有任何预兆和沟通,涨价通知也是简单粗暴,不给消费者一丁点缓冲的时间,着实有点店大欺客的意思。加上新能源车企有别于传统车企的订单交付模式,也造就了一批黄牛的出现,倒卖订单,哄抬价格,已成乱象,引得国家相关部门都准备出手整治。
所以就这点来看,新能源汽车不是不能涨,而是应该涨的有道理,有依据,有节奏。这方面,算是最后一波参与到涨价大军中的极氪汽车,其所为就值得赞许。从宣布涨价到实施涨价,中间有长达一个月的缓冲期供用户做决策,而不是用突然涨价倒逼用户下单,期间更是所有购车权益保持不变,这才是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
侃车说:
不可否认,3月份的交付数据不仅再次证明新能源已是大势所趋,更说明市场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三强变五强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传统车企All in,接下来的局面将会更加惨烈。活下去或者出局,也许就在车企的一念之间。就像涨价这件事,如果有车企能够扛着这份压力独自坚持,必然会引发用户关注,届时所获得的热度和流量,又岂是区区涨价带来的那点点收益所能抗衡的,毕竟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月销都未破万,这个帐还是很容易算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