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级家轿市场再起风云,继大众新速腾等新车型推出之后,东风日产轩逸迎来了最新换代车型。熟悉车型历史的人都知道,轩逸在国内一开始是作为蓝鸟的后继车型,属于中级车范畴,天籁的出现让其定位产生改变,于是它转战低一级的紧凑级家轿市场。这一转变让其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了先天的尺寸优势,同时配置上也引领同级,但是随着竞争对手纷纷推陈出新,2006年推出的轩逸显现出老态和乏力,于是新轩逸应运而生,有备而来。
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东风日产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轩逸,就当是的反响来看非常不错,起码在外观方面博得了人们较多的赞赏。然而,车展上的发布仅仅是静态的展示,对于新轩逸的性能和乘用表现还停留在臆想层面。终于,在上市前厂家组织的试驾活动中,我们能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新的动力系统更注重燃油经济性
在新轩逸的车尾右侧,我们能看见蓝底的PURE DRIVE徽标,按照厂家资料宣传这是纯净动力系统的含义,包括了全新的1.8L发动机和智能XTRONIC CVT无级变速箱。这与宝马的EFFicientDynamics高效动能是相似的概念,目的都是为了在具备良好动力性的同时提升燃油经济性。
全新1.8L发动机编号MRA8DE,这不仅让人想到了曾经在俊逸上出现的那台MR18DE发动机,两者仅有一个字母的区别,本质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他们表示这款新发动机更改了缸径×行程规格,行程更长以增强低转速时扭矩输出;而Twin VTC和新的气门挺杆和气门弹簧的应用,也对整体性能提升有所帮助。
从动力参数可以看出,新的MRA8DE发动机最大额定功率102kW/6000rpm,最大扭矩174Nm/3600rpm,与MR18DE相比,最大功率增加了9kW,峰值扭矩相同,但输出转速从4800rpm明显提前了。总体表现看与现款轩逸2.0L车型的动力相当。
已经在新骐达、天籁等车型上应用的新型XTRONIC CVT无级变速箱是PURE DRIVE的另一大组成部门。相比上代产品,新的CVT变速箱具备副变速器,拥有比普通7AT还大的传动比,变速比范围7.3:1。在新轩逸上是其首次与1.8L发动机匹配,目的只有一个:提升动力传递效率,降低燃油消耗。
由家庭使用为主的定位所决定,新轩逸上的这套新的动力总成,主要以日常使用的平顺舒适和节省燃油为己任,在动力性能上势必不会让人有更高的期望。虽然变速箱的档位设定上有限定较低传动比的L档和S档,但也主要是为了在上下坡路况时增强扭矩输出表现和发动机牵阻作用。
CVT变速箱的行驶特性很明显,传动平顺性很好,在D档下正常行驶,发动机转速和变速箱皮带轮传动比的线性变化,让车速变化始终悄无声息,车内乘员很难察觉这其中的机械变化。发动机转速多数时间都保持在2000rpm以内,从而保证了较好的舒适性和经济性,但此时动力表现是不能让人感到任何激情的。
为了实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新轩逸还首次配备了Eco Drive节能驾驶助手,通过仪表盘左侧下方的按键启动后,ECU车载电脑会相应地调整发动机输出和变速箱换档程序,体现在动力响应变得缓慢而柔和,避免驾驶者过度操作带来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在手动档车型上,则依靠换档提示功能来实现合理节能驾驶。
的确,此时发动机的扭矩并未完全发挥,虽然CVT变速箱的传动比可以在更宽的范围内工作,但加速力度还是显得很温柔。深踩油门或使用S档等限位模式,动力表现会有所改善,在发动机转速接近3000rpm后,车辆开始感觉有劲了,此时油门的响应也变得更直接。之后,你会感觉到CVT变速箱急加速时的特性:转速维持在一定范围,通过传动比的变化里改变车速,许久不变的声调让人无感。
@page=@
操控以稳定舒适见长,不为激烈驾驶准备
在驶向蜀南竹海的山路上,用S档来获得足够灵巧的动力表现,但这与此时此景的悠闲风格不符,于是淡定地回到D档,享受窗外传来的美景和吹进的凉风,这才是轩逸这种家轿应有的感觉。不必为动力分心,反倒能体会到新轩逸在操控上的表现。
三辐方向盘的造型和手感都与新骐达相似,尺寸大小比较合适,但包裹的真皮还可以更软一点,以获得更加的握持感和摩擦力。转向力度在低速时很轻巧,较大范围的转动也不会让人感到吃力,很适合女性朋友。而在起伏的弯道中,或是车速提升到高速范畴,这种力度有有所加重,这当然是带有车速感应的EPS系统的作用。转向的直接性和精准性也都能满足日常驾驶需求,更激进操控的话,转向比还需要再小一点。
与现款轩逸相比,新轩逸车身底盘结构并未发生本质变化,前后悬挂分别采用麦弗逊独立式和扭力梁非独立式结构。现在,有不少人会纠结于悬挂的结构是否独立,并以此来判断车辆行驶舒适性好坏,如若这样那就有点片面了。一款车悬挂的实际表现,除了结构基础外,还要看调校。
通过技术沟通,厂家人员表示新轩逸出自雷诺-日产全球共享的B平台,在国内我们知道的还有雷诺风朗,根据中国路况特点,扭力梁非独立后悬挂结构简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耐久性。而在国外,同平台车型是有配备独立悬挂的技术基础的。
为了应对国内经常出现的颠簸不平的烂路,新轩逸的悬挂行程叫老款有所加长,另外避震器弹簧可变形范围增加,最终体现在吸收震动能量更强上。一般情况下悬挂的吸能效果较好,但在遇到较大幅度颠簸的时候,后悬挂就没有那么从容了,与天籁那海绵一样的过滤性能有明显差距,车内乘员也能感觉到较明显震动。级别摆在那里,差距还是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悬挂行程加长,弹簧阻尼偏软,新轩逸在起伏蜿蜒的山路中过弯时会感到一定幅度的侧倾,重心的改变较为明显。这也是其作为一款家用车,在操控上注重舒适和稳定,而缺乏极限的表现。在市区内平坦的铺装路面,以一种温柔平和的心态驾驶新轩逸,更能体会出其定位所在。
全系尚未配备VDC,有点遗憾
需要说明的是,在试驾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新轩逸全系都没有配备VDC(相当于ESP电子稳定系统),通过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了解,这是依据现有车型动力和成本考虑,就好像新骐达1.6T致酷版标配VDC,而1.6L车型则没有一样。如果仅以动力角度出发,那似乎太小看VDC系统的作用力,牵引力控制只是其作用之一,在避免因操作失误而产生危险的主动安全上更重要,不久前网上曝出的“高速别车门”既是很好证明,如果赛拉图能具备此类配置,那出事的概率会降低不少。
@page=@
强化家族式外观,线条更富韵律
先驾驶后体验的感觉也非常不错,有了对新轩逸内在舒适为主特性的了解,更能体会出其外在变化的重点。这方面的改变是新轩逸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如果你去过北京车展那就会有所体会。新轩逸将有6种车身颜色提供,我们今天着重体验的是钛古金,一款很大气而高贵的颜色,其他的颜色也各有特点。
近几年来,日产也开始形成统一风格的家族化造型特征,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外观细节和车身线条。细节方面,前脸是最明显的,宽幅镀铬格栅呈倒梯形,两侧为弧线,与前保险杠下方的造型正好组成"X"型。与老款轩逸相比,新轩逸造型的变化让车头层次感鲜明,吸引力十足,整体风格更年轻、时尚。
另一处是带有回折的箭头型前大灯,造型比老款更犀利,即便从侧面看去也很有特点,我感觉更像一个扁平的鲨鱼鳍。其实,类似造型的设计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了,比如370Z跑车,只不过那个箭头更细长尖锐一些。在2010年推出的Ellure概念车上,倒梯形格栅和箭头型大灯造型结合在一起,而它正是新轩逸的雏形。
除了造型更动感,新轩逸还在前大灯中加入了时下流行的LED日间行车灯,虽然不及奥迪那么擅长用LED排列来引人入胜,一字排开的LED点亮后视觉效果还是很醒目的。手动档车型配置略低,在面子工程上有所降低,透镜氙灯变为了普通卤素灯,但好在LED并未省略,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心理,有差别但不能少了最新最炫的东西。
从外观上看,新轩逸比老款显得更强壮一些,但实际车身尺寸的变化很微弱,甚至长度和高度更小了,而轴距则保持2700mm不变,唯一增加的是车身宽度,增长幅度达到了60mm。这也是针对有消费者反映的老款轩逸车身比例"过窄、偏高"的问题做出的改变,新轩逸整体偏宽而更低了。
新轩逸车身线条比上一代车型更有起伏变化,车侧腰线,从前大灯延伸至车尾,先呈波浪形下滑,然后一笔直线上挑。线条的起伏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效果很明显,车身显得高贵而动感。了解英菲尼迪的人,对这样的线条并不会感到特别新鲜,从某些角度看去新轩逸的确与英菲尼迪M有几分相似。
尾灯造型与前大灯相对应,与车身整体变化的线条融合,而且也使用了LED作为发光材质。尾箱的感觉圆润中带有一定凸起,从而让车尾不会显得太平庸。
CVT车型使用205/50R17规格的轮胎,粗细两种辐条交错的轮毂造型比较新鲜,起码不是简单的五辐或六辐。轮胎使用了普利斯通的搏天族RE040产品,是比较高端的产品,在抓地力和胎噪、能耗方面有较好的平衡。手档车型轮胎要小一号,195/60R16的邓禄普更实用一些。
@page=@
内饰温馨,较多采用软性材料
日产新车型的内饰总能给人一种很强的环抱感,前排乘客时刻能感觉到周围被车身环抱,给人以更强的安全感。造型上也同外观一样增加了弧线的设计,比起老款简单的直线条更温馨一些,这被日产称为第三代Modern Living设计。细节上设计能看出一些家族特征,比如三辐方向盘、中控台和换挡杆区域等。前风挡的面积有所增加,以此获得了比老款轩逸更开阔的前方视野。
浅色调的内饰配色,让家庭用户更容易接受,夏天时太阳下也不会晒得太烫。内饰的材质选择比较讲究,车门内侧上部和中控台下部的实木装饰给人以不错的质感,其他区域除真皮外较多采用了软性的塑料材质,身体接触式不会有明显的不适。
新轩逸的仪表造型非常简洁,两侧圆形的指针式仪表,结合方形的中央多功能显示屏,驾驶者阅读各种信息很直接而方便。行车电脑的功能很丰富,以进度条表示的瞬时油耗给驾驶者很强的提示作用,其他如小计里程、平均油耗和续航里程等都是数字显示。
除了行驶功能的配置之外,新轩逸在舒适性和娱乐性上也有很全面的表现。这款1.8CVT科技尊享型具备一块5.8英寸液晶显示屏,采用触摸式操作,具有卫星导航、多媒体娱乐以及可视倒车灯功能。另外,双区自动空调和智能一键启动等功能也是很实用的。
新轩逸的电动天窗尺寸并不算大,但手档车型上也一并具备还是不错的。在天窗控制键的后面,你会发现两个新鲜的按键,"SOS和人工服务中心"说明其配备了CARWINGS智行+系统,功能类似丰田的G-book和上海通用的安吉星,能在紧急状况下为车主救急。
@page=@
座椅如沙发般柔软舒适,空间表现出色
柔软而厚实的真皮座椅,坐上去感觉就像沙发一样,这样的话我曾经用来形容天籁,现在用在新轩逸上也一点不为过。在表面细腻的打孔真皮下,增加了一层高密度、低反弹的Slab聚氨酯材料,效果是增加座椅的支撑效果,不至于坐上去就有陷入海绵中的感觉。虽然舒适性俱佳,但这样的座椅还是存在一定包裹性欠缺的问题,即便是我这样体型宽大的人都感觉不明显。
后排座椅也同样乘坐起来像沙发一样,而且三名乘客都有独立的头枕,同样很软,靠上去很舒服。新轩逸还将中间乘客的安全带由两点式升级为三点式,这让人乘坐更放心一些。车辆的安全基础条件具备了,但问题是实际使用中会有多少人去执行。
乘用空间是新轩逸作为紧凑级家轿的强项,原本已不小的车身尺寸,再加上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对于坐满5人的情况下,每位乘客都能有足够的空间。体验者身高1米78,体型魁梧,在前排保证合适坐姿前提下,后排腿部有超过两拳距离,而且要注意的是后排座椅的坐垫长度也很适合。
日系车型一般都注重车内储物空间的设定,新轩逸表现比老款更出色,前后排车门内侧、前后中央扶手都有水杯架。另外,前排中央扶手上层是可以前后移动的,更适合不同身高驾驶者依靠。副驾驶手套箱内进深不错,空间也很大,但开启时没有阻尼的问题让人感到不够周到。
后备箱空间达到了510升,在同级别车型中也属较高水平,内部的平整度也不错。但是,新轩逸的后排座椅是不能放倒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内部空间排布的灵活性,后排乘客能通过中央扶手与后备箱想通,不停车开启后备箱盖就能拿一些小件物品。
试驾总结:车型定位决定特点
我们意识到新轩逸的市场定位是很清晰的,那就是家庭使用,因此它在行驶方面以平稳舒适为主要取向,而性能和操控则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总的来说这是一款适合平日里带着一家人轻松出行的交通工具。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情,那你就会对它充满期待并感到满意。当然,前提是不要被其新的外观所迷惑,虽然它看起来更动感而且气势强悍,但内心却始终很温柔。
在酒都宜宾的一天试驾体验之后,一行媒体同行们都已经对新轩逸的性能、乘用表现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优点也有不足,而此时大家关注的焦点就集只中在了其最终的售价上了。厂方表示,新车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届时如果能有一个合理的售价,综合优缺点后的性价比也不错的话,那么新轩逸将成为紧凑级家轿市场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