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英菲尼迪M系列是在去年的成都,M25车型在舒适性和操控性方面的表现让我印象颇深,而回到北京后我们也对这款车进行了测试,其加速和制动性能让我刮目相看,而今天,我来到南京再次进行了短暂的试驾,不过这次终于是英菲尼迪M的顶级产品——M37了。
说来也巧,如果按照分组名单,那么我还是应该出现在M25的驾驶席上,但正巧2号M37上的两位媒体同行没有带驾照,所以我借机会坐进了M37的驾驶席。
因为之前测试的M25已经属于顶配车型,所以在外形、内饰以及配置上,这款M37没有任何不同之处,故对于这部分内容会在最后,重点还是在于动力以及驾驶感受方面。
动力:变化在于高速再加速能力
同样是V6发动机,不过在排量扩大到3.7L之后,配合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动力从235马力提升至346马力,超过100马力的增加绝对是质的改变,相对于超过1.8吨的自重,2.5L发动机确实显得节能环保了,而VQ37发动机才是显露实力之选。
启动发动机,将车辆至于标准模式,这时的M37更注重平顺与舒适性,所以驾驶感受和M25相差不多,V6发动机的输出很平顺,并且大排量发动机线性的动力输出会让你爱上这种感觉,这是那些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所不具备的,深不见底的能量推动着M37不断向前行进。
VQ37和VQ25的差别究竟在哪里?答案是高速状态下的再加速能力,配合2.5L和3.7L发动机的7速变速箱在尺比在设定上更偏重经济性,6、7挡都是超比挡,用于高速巡航,基本上100公里以上就已经是7挡了,所以之前的2.5L发动机想要在这个速度下快速加速,那么变速箱基本上会连降2-3个挡位,尽管爆发力足够,但带来的冲击力也无法避免。而在M37上,多出来的100多马力避免了这种现象,更充沛的动力储备避免了降挡带来的不适,所以开M37更舒服,想加速只需要踩踩油门就好了,而M25还需要考虑到右脚动作不能太鲁莽。
其他:基本相同
除了动力,其他方面基本上和之前驾驶的M25没有太大区别,转向的力度适中,不会轻飘飘也不会沉到让你锻炼臂力,转向很精准,这也为定位运动和驾驶的M系列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制动踏板的力度偏轻,不少车主抱怨刹车偏软的根源,整体调校上更偏向于后段,其实如果驾驶经验丰富的话,那么踩下几脚之后就能够适应。
操控性方面,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挂是标准的运动胚子,配合扎实的车身,M系列的驾驶感受向来不差,不过此次试驾全程大雨陪伴,所以关于激烈驾驶的感受无法提供,不过轮胎的排水性很好,大雨下全力加速依旧稳定。
@page=@
高科技配置上,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偏离系统是很好的东西,对于提升主动安全性帮助很大,自适应巡航能够主动控制与前车的距离,一旦前车减速,电脑会主动制动来保持车距,并且能够持续降速到停止,另外车道偏离系统在发现车辆偏离车道的时候,会通过稳定系统来将车辆拉回到原来的车道中来。
这两个配置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疲劳驾驶带来的危险,经常开车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长途驾驶或者长时间市区内的走走停停都会让眼睛疲劳而产生困意,并且不能停下来休息,一个不经意间就有可能酿成大错,而这两个配置可以基本解决这个问题,剩下的就是驾驶员自己的安全意识。
外形:日系美国车
M系列的设计思路来自于英菲尼迪Essence概念车,柔美的曲线布满了车身,车头两侧的突起非常明显,坐在驾驶室中可以清晰看到。虽然是个日系品牌,但英菲尼迪却带有浓厚的美国风格,这点从大排量发动机以及驾驶感受上有所体现,外形肌肉感十足,这让他区别于同为日系的雷克萨斯以及讴歌,并且与来自德国的宝马奔驰奥迪三位选手划清了界限。
内饰给人感觉很厚重,厂商很乐意选用高档厚实的材质,工艺保持了日系车的细腻,整体风格也比上一代更具豪华感,而手感自不必说。
我的观点:
M系列带有点另类的风格,换个说法是它很有个性,是一款注重驾驶和动力性的产品,相比宝马,英菲尼迪来的更凶猛和狂野,所以如果你想来点特立独行的,或者说换个口味,买个M37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