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失去了2019?之「你更看好吉利还是长城?」 - 侃车TV - 大众侃车,汇聚亿万用户口碑,引领汽车消费趋势 - 千城数智(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车市“寒冬”之下,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却强势顶住了行业的下行压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逆流而上。其中,吉利汽车凭借着超过136万辆的全年销量表现,坐稳了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头把交椅”。今年1-11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已达到954,290辆,突破百万大关也已板上钉钉。
那么,放眼这两家中国最强车企的未来之路,你更看好吉利还是长城?带着这种好奇与各自的看法,CCDA八位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希望能从辩论之中找到答案,从而为中国品牌乃至中国车市带来些许启发。
千城数智(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登礼首先谈到,对于吉利来说,它的研发体系更加完整。其次,它的渠道、产品谱系更长。同时,吉利这几年在营销领域也下了很多功夫,成为自主品牌领头羊的趋势比较明显。
汽车头条总主编武卫强同样更看好吉利,原因在于吉利的确在过去的几年里完全跑赢了整个大盘,跑赢了竞争对手。2019年,尽管吉利相比2018年有了不小的下滑,但是从整年的销量来看,基本上走出了一个上扬的曲线,后续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好。而且吉利是目前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在中国做成大众、丰田这样矩阵式的汽车品牌。
所以,从发展趋势、品牌价值、矩阵式品牌模型以及研发实力方面来说,吉利在目前的中国品牌里是一枝独秀的。
路咖汽车创始人何醒言认为吉利有“三有”。第一个“有”是“有产品”,吉利的产品线很完善,从轿车、SUV、新能源、甚至到合资企业,吉利一应俱全。第二个“有”是“有体系”,因为吉利目前已经占据了行业的高端,产销量在100万辆以上,已经形成了体系竞争力。第三个“有”叫“有战略”,吉利的战略布局并不单纯地着眼于一个产品或者短期的销量,而是立足于所有海内外的投资方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有未来眼光。
天天汽车创始人徐峰补充道,一、吉利踩过的坑都踩过了;二、吉利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唯一一个排进行业前二十的中国车企——一年100多亿的投入与其它中国车企拉开的差距非常巨大。
汽车头条创始人张耀东则更看好长城,并从长城的口号开始说起。长城的slogan叫做“每天进步一点点”,事实上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它也一直在践行这一点。如果按照十五年的维度来看,它其实是最成功的自主品牌,因为它每年的利润和增长率都在不断上升。
此外,张耀东并不认为长城没有体系,它只是先将一个点做到最大最强,然后再逐渐扩张。与吉利相比,它的短板在于一些原定事业和部分板块的缺失。但是随着国际化及技术方面的跟进,这些短板正逐渐被弥补。因此他认为长城的核心竞争力一直都是国内车企里最强的。
汽车公社创始人卫金桥给出了如下观点:首先,在2019年市场如此下滑的情况下,长城仍然保持了销量和利润的同步增长,这肯定是一枝独秀的。另外,不难看出长城从困境中挣扎出来的强大能力。
大家都知道,长安和长城在2016年的时候都陷入了困难,因为H6和CS75的换代都出现了麻烦。之后,长城通过了2017年和2018年的调整,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哈弗F7的上市,扭转了整个市场的局面。第三,长城的品牌力也在上升。一个数据是它的平均售价在快速增加,另一个数据是它的品牌价值也在快速增加。这足以证明,2019年的赛跑,肯定是长城胜出了。
网易汽车总编辑张齐非常赞同张耀东和卫金桥对于长城的评价,同时表示长城是中国汽车行业里唯一一个没有犯过大错的汽车企业。
事实上,吉利也经历过几起几伏,有过几次重大的战略失误,并给企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长城一直非常稳健,没有犯过任何重大的错误,在小错误的苗头出现以后,也可以立刻进行纠错。其次,长城目前在产品线布局、品牌、国际化等方面暂时落后于吉利,但另一方面来看,长城也是自主品牌的销量第二,从长线来看潜力也十分巨大。
亿车号创始人李潮认为,不能用一个十项铁人赛的优胜者去对比一个单项比赛的优胜者——吉利实际上是在跟绑起一个膀子的长城在打。长城并没有轿车业务,而是专注于SUV车型,并取得了巨大、扎实的市场成功。而从科研成本上,长城是目前以最少平台做出最多车型、最大效益的车企。从这一点来说,他也更看好长城。
在接下来的自由辩论环节,何醒言表示并不赞同张齐的“长城没有犯过大错”的观点,他提出长城目前轿车业务的缺失就是一个错误。
卫金桥反驳道,吉普也专注造了70年的SUV,这并不算犯了什么错。
张齐解释长城曾经有过轿车业务,并且取得了成功。腾翼C30在10年前做到了月销15000台,在同级市场排名第一,超过了吉利的很多车型,但是它后来选择了不做,并且砍掉了已经规划好的B级、C级轿车项目,是因为觉得这种车型的利润率太低。
长城与其他企业不同,它完全从商业逻辑出发,也就是说做东西必须赚钱,而轿车市场在它眼中是一个烂市场。这恰恰是长城强于其他车企的快速决策、快速纠错能力。
卫金桥补充道,长城对于轿车的放弃是一种“主动放弃”的战略选择,而不是因为它的轿车卖得不好才放弃。相反,吉利的体系和发展势头在多数人看来很好,但却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
何醒言则认为不同量级企业的发展势头没有可比性,一个从60万辆增长到80万辆的车企,和一个已经到了130万辆的车企,增长趋势必然是不一样的。
在卫金桥看来,从2018年到2019年,吉利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从2018年缤瑞上市之时,吉利每一款产品的销量表现都没有达到预期,恰恰就是因为它的产品太多了,也就是说体系力支撑不了产品力。
郭登礼则认为长城有几个短板需要补齐。第一是车型太单一,不能长期依赖H6一款拳头产品打天下。第二是海外市场要谨慎,比如俄罗斯建厂。第三是要更加开放,正如吉利引进了沃尔沃技术那样。未来的市场竞争更加多变,长城的这些短板必须要补上来。
徐峰关注到整个SUV车型的市场份额在2018、2019年呈现下滑,未来这个趋势可能还会持续。面对这种情况,有两条腿的吉利肯定比一条腿的长城跑起来更稳。
市场下滑首先会导致资金问题,张耀东认为在这个圈子里,长城是公认的现金流相对较好的。在逆势的时候,第一看谁钱多,第二看谁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比谁做减法的能力更强,而大众和丰田这样的巨头都是做减法的高手。
武卫强谈到了吉利销量目标调整问题,从趋势上看,今年吉利的目标调整是非常积极的,从152万辆降至136万辆不仅意味着质量更好,也为明年打下了更好的基础,稳一稳会更有力量,因为接下来的市场会比现在更艰难。并且,从产品储备方面来讲,吉利的后劲也会更足一些。
张齐承认目前的长城在体系能力、产品规划和品牌方面的确比吉利要差一些,但这恰恰就是长城增长的潜力。在他看来,吉利就是一个90分的学生,考了全班第一,长城可能只是一个刚使了七分力的学生,就拿了全班第二。那种潜力大的学生,稍微带一带,补一补短板,提升就会非常快。
卫金桥延续张齐的观点进行论述,他认为长城未来的前景会更好,首先在于长城的包袱更小,其次在于它在各个细分市场的单点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吉利目前所面临的风险也值得分析,除了刚刚提到的吉利每款新车都没有达到销量预期以外,它所储备的资金、人才等资源体系以及销售体系也没有办法支撑那么多产品同时发力。
张耀东回到了最初谈到的“每天进步一点点”的slogan上。在他看来,魏建军的性格就是永远追求半步领先,长城也从来就不是一个追求技术最优秀的企业,但这种策略却特别适合中国市场。
同时,他也不觉得长城的体系力弱于吉利,而是在于构建方式的不同。吉利是大开大合,更符合国际潮流,长城则是特别典型的中国式商人体系,能够逻辑自洽,不用去学习任何模板。这么多年来,它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运行着,不能说它不对。
是否看好一家企业,要看它最终的成长形态是什么样子。何醒言认为,捷豹路虎也是很牛的全球公司,但它始终比不了丰田。放眼世界,如果拎出能够代表中国汽车的名片品牌,那一定是吉利而不是长城。长城会成为一个很有个性的中国品牌,就像中国的斯巴鲁,而真正有希望成为中国的丰田的,就是吉利。
所有成员的发言完毕后,徐峰总结道,吉利也许更像阿里巴巴,而长城似乎更像腾讯、华为这样的企业。这个辩题已经结束,但参与讨论的成员们都一致希望,围绕着这两家中国最强车企的观点交锋,能够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