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见 - 侃侃而谈 - 大众侃车,汇聚亿万用户口碑,引领汽车消费趋势 - 千城数智(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排队等待,扎堆“过眼瘾”,道路两旁是翘首以盼的市民,这是哪个明星要来吗?
其实说是明星也不为过。十一长假刚结束没两天,百度就在北京暗戳戳的搞了件大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开放载人测试运营了,普通老百姓只要打开Apollo Go App、百度地图或者百度App小程序,就能直接叫车体验了,不用提前预约。
这个消息刚一发布,瞬间就燃爆京城,各路人马蜂拥而至亦庄和海淀的体验点,日订单量突破 2600,试乘场面火爆。
实地试乘,预约火爆
近日,为了一探究竟,大众侃车也前往亦庄实地探访了一番,不妨来看看百度 Robotaxi 在北京街头的表现。
到达亦庄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原以为饭点左右等待的乘客会相对较少,但实际情况却是市民三五成群扎堆在一起等车。
由于预约人数较多,大众侃车在Apollo GO下单了好几次均未打上车,现场等待的市民也表示来碰运气了几天也没有打上车。最终,大众侃车找到了认识的朋友才“蹭上车”,顺利搭上一辆林肯MKZ的Robotaxi。
据了解,此次百度在北京投放的无人驾驶车辆均为林肯MKZ混动车型。从外观上看,Apollo GO的林肯MKZ无人驾驶出租车与市面上在售的林肯MKZ区别不大,只是车身上贴上了“Apollo自动驾驶测试”的标识,侧车门下方与车尾贴有反光贴,车顶部有“一顶黑色帽子”—— 装有雷达、摄像头、GPS等感知模块。
为了安全起见,上车后乘客只能坐在后座上,乘客可以在后排座椅的电子屏幕上选择启动车辆。同时,屏幕上的左上方可以显示车辆的自动驾驶状态、车速等信息,左下角则会展示目的地、行程距离和预计行驶时间。
驾驶座位上有一位安全员,手一直虚握在方向盘上,以防遇到危险情况时随时接管车辆。据安全员介绍,一旦他踩到刹车或者转动方向盘,自动驾驶就会判定为人类接管了。
在试乘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百度Robotaxi在起步、加速、跟车、超车、转向、掉头以及停车等操作中都很平顺,没有出现急加速、急刹车的情况,整个体验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平稳,且完全根据交规要求行驶,没有出现压线行为,犹如一位“老司机”在开车。
毕竟是试运营,依然能够暴露出一些问题,譬如在个别应用场景中的表现仍然不够成熟,即使是靠边停车这样简单的动作仍需司机手动进行操作,如若转弯时遇到物体会停车等待,相比人工来说更加耗时。
虽然有诸如以上的不足,却仍阻挡不了人们试乘的热情。不过,由于运力不足只有40辆车,Apollo GO目前无法满足集中的试乘需求。
百度Robotaxi驶入北京,意义不凡
北京无疑是全国自动驾驶路测的排头兵。据《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已累计开放4个区县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共计151条503.68公里。加上此次中关村最新开放的一期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至此,北京市累计自动驾驶路测开放道路达到200条,总长度699.58公里,道路长度领跑全国。
北京市在测试牌照规模、测试主体数量、车辆类型丰富度、测试道路标志、测试管理标准上均居于全国首位。除了拥有极大的开放性,北京对自动驾驶车辆的要求也是最严的,北京颁布的自动驾驶载人测试政策是国内安全要求最高、标准也最高的政策。
近期发布的全国最严自动驾驶载人《实施细则》再一次验证了北京市对自动驾驶企业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反应了北京市是中国目前自动驾驶产业发展速度最快、配套最完善的城市。
而百度Apollo作为率先获得北京市颁发的40张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的企业也表明了百度在技术、运营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综合实力。
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多远?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核心技术的日趋成熟,当前自动驾驶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瑞银集团此前曾预测,到2030年,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美元。麦肯锡也预测称,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国家和各地政府正在不断推动各类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并且加大了资金扶持,积极鼓励各领域企业参与其中,加速智能交通技术应用和场景落地。
在产业规范上,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函。据悉,该意见稿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的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路技术规范,在总体架构、高精度地图、定位设施、通信设施、网络安全等方面明确了规定。这对于推动我国自动驾驶发展加速迈入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资金扶持上,国家发改委同11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明了2025年实现有条件智能汽车规模化生产,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的愿景。逐步扩大多渠道资金支持,并从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对自动驾驶汽车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在市场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进一步加速,并逐渐迈入完整产业化。
虽然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想要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并非一蹴而就,目前来看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克服。
其一是技术屏障急需突破。目前大部分自动驾驶技术仍然停留在L2、L3级别,只能算是部分自动驾驶或者自动辅助驾驶,与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也就是无人驾驶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目前投入运营和测试的Robotaxi业务一般都被局限于特定区域内,并需要配备安全员。
其二是规模无法迅速扩大。无论何种技术在兴起之初部署规模都是有限的,考虑到各地区内不同城市的人口结构、车辆密度、道路布局和天气状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譬如进行Robotaxi服务,需要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在一个区域内部署几十、甚至几百辆的自动驾驶汽车进行7×24小时稳定运行。因此,要想让自动驾驶汽车真正投放使用,将需要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写在最后:虽然我国自动驾驶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业内专家认为,想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起码要同时满足5个条件——技术成熟、社会基础完善、法律法规同步、成本下降、社会接受度良好。这项技术要想真正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相信这一天也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