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碳中和”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在未来40年左右的共同使命。而如何实现这一使命,也是全世界从上至下都在探讨的课题。在刚刚开幕的两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在《关于为适应电动汽车铁路运输修订行业标准的提案》中提到了汽车行业在物流需求上如何减少碳排放的问题。
铁路运输可以减少物流碳排放
当前许多国际车企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其中不少品牌,例如极星更是走了一条欧洲研发设计,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商业模式。从去年6月底首批极星2出口到欧洲开始,极星目前已经开始了大批量的出口作业,并且在欧洲许多国家销量领先,因此物流运输也成为了整个销售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也不止极星。中国最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最有潜力的电动车市场,包括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在内的各大主流车企都将中国定位为重要的全球产能输出基地。未来从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到全球,特别是欧洲将成为一种趋势。只是,目前车企在应对大量的跨境物流需求时都是以海运为主,极星也不例外。
事实上,海运虽好,但其成本高、周期长,且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不仅极大提高了车企的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给汽车产业链增加了相当可观的碳排放。而相较海运和传统陆运,铁路运输不仅在经济性、稳定性具有明显优势,更是在碳排放方面全面超越海运和公路运输。
更重要的是,中欧铁路班线的开通也为汽车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物流线路。加上欧盟对于电动汽车进行铁路运输无限制的友好法规环境,如极星这样在中国及欧洲均有投资和潜在市场的车企也将受益良多。
电动车的运输安全是完全可控的
就我国目前实行的铁路运输行业标准而言,由于是基于数十年前的市场环境而制定,其中基于运输安全问题对锂电池运输严加禁止。这在当前已极大限制和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铁路运输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碳排放。
铁路部门基于运输安全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要知道,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成长的关键阶段,各大车企都把电动汽车安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最重要指标,通过各种技术要求与制造标准来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
例如极星就在自己的每个电池模组中布置有CMU监控单元和BMU控制单元,可以防止电池组漏电、自燃等风险的发生。
与此同时,极星的电池组还经历了多种虚拟与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每个电池组的安全质量极其可靠。
此外,极星还通过高强度铝合金外壳、首创的SPOC模块以及前下部载荷路径(FLLP)等等技术和措施,保证了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完全可控的。
日前,极星2还在刚刚采用最新一版电动汽车碰撞标准的Euro NCAP碰撞测试中取得了五星安全评价。由此也可以证明,当前电动汽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完全可控的。
减少碳排放,需要透明的碳足迹
话题再回到减少碳排放上。作为一家独树一帜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星秉承的可持续化发展理念是品牌最为重要的价值观,是工作的核心,是一切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这一理念也始终贯彻于品牌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打造行业中最透明的品牌,进而为电动汽车乃至全汽车行业树立价值典范。
其中,为了实现降低碳排放,达到碳中和,极星开发了一套“开发生命周期评估方法”(LCA:Lifecycle Carbon Assessments)。通过该方法,极星将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去追踪一台汽车从生产制造到运输交付,从使用阶段到回收报废的全过程,并衡量整个产品周期的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着力于在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降低碳排放。
例如根据LCA生命周期评估报告显示:目前生产电动车并不比生产燃油车的碳排放少;如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对其充电,行驶5万公里之后,碳排放就低于燃油车,证明电动车的确是实现气候中和的有效路径;作为汽车生产商,极星着力于在供应链、汽车生产和运输、汽车使用生命周期、汽车报废等环节不断降低碳排放。
通过LCA报告,极星则可以让整个产品周期的碳足迹变得更加透明,更加清晰,并且根据报告所示,不断地积极推进降低整个产品周期的碳排放。
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极星成都生产基地已100%使用可再生电,并且没有工业废水排放,同时还在实施一种可循环的方法来处理废物,包括回收其废弃碳纤维材料和减少填埋废物。未来即将建成的Precept工厂也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并成为世界上最智能和互联程度最高的汽车工厂之一。
又比如在生产原料上,极星也大量应用了各种新兴的,可回收的环保材料,例如用Weave Tech材质座椅取代真皮座椅,且不含邻苯类增塑剂;使用天然亚麻纤维复合材料代替塑料;车顶内衬、地毯、坐垫、头枕等等也均由可回收各种尼龙、软木、塑料材料制成。
写在最后:
目前来看,极星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是开发生命周期评估方法LCA,都深度契合我国的碳中和政策规划。探索解决汽车行业环保减排问题,更是极星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这既展现了这家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的社会责任心,也展现了其高瞻远瞩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