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的发展与控制还在过程中,彻底结束结束的时间尚有变数,而对于汽车行业,此场战“疫”直接造成延期复工、零部件停供、产能短暂放空、营销活动停滞等,短期影响已经发生且十分明显。而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程度尚无法评判,战线越长,影响越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表示,最乐观的预判是短期影响已成事实,而中长期影响并不大。即便一季度的产销进程受阻,但如果现阶段疫情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二月中旬全产业链、全社会能够全面复工,车企仍有后半程弥补和追赶的机会。
汽车行业经过多年的洗礼而不断练就出来的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值得相信。
当下主流汽车企业,无论是外资、合资,还是国企、自主车企,多年来经历了市场起落的各种阶段,过去两年汽车行业更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连续18个月的销量下滑。但各企业经过2019年下半年的自我调整与积极应对,展现出强劲的恢复动力。在效率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逐步提升、韧性持续加强的基础上,汽车行业虽然被本次疫情按下暂停键,但一定能够快速重启快进模式。
保持战略定力,提前做好应对计划,战疫结束之后充分利用好疫情带来的消费行为变化的机会,比如对私家车的拉升效应,无车家庭首购需求的集中释放等可能的有利因素,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经营带来的影响。
疫情防控战役越长,变数增大,对车企负面影响也会越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对于汽车行业的供给侧和需求端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长期来看,对供给端的影响或将大于消费端。营收降低以及防疫造成的从订单到制造到交车全链路综合成本增加,会使企业进入削减营销费用和人工费用的负向循环。在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的情况尚未扭转之前,疫情之后,若市场需求仍小于供给,价格战不可避免,盈利性更加恶化,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彻底走出疫情影响的时间会拉长。
部分竞争力处于弱势的企业将遭遇生死劫,提前出局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而从受冲击程度来看,民企大于国企,零部件企业大于整车企业,小企业大于大企业。优胜劣汰被加速,合纵联横被催化,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业格局的调整也将提前发生。
疫情当前,“救”与“援”,缺一不可。
“救”更多是指自救。疫情当前,产销双停滞给企业带来极大压力,同时在涉及生命与健康的重大事件面前,一定会更加考验企业价值观和凝聚力,企业此刻更应意识到以人文本的重要性。
首先,将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将关爱员工的行动落到实处,这才是疫情过后,企业满血复活,全员齐心协力再战市场的基础。其次,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长期坚定升级转型战略,短期调整经营目标和方针,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营销效率,向管理要收益。目前,主流汽车生产企业及零部件企业都已启动了复工复产的方案,以及疫情时期强化互联网手段的营销方式等积极的行动,在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让工作事宜步入正轨。
“援”是对其他关联方驰援和相助。要充分考虑到经销商的困境,主机厂在特殊时期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更大支持。比如减免考核科目,增加线上互动、延长库存融资支持周期等为经销商减负,更要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理念,为用户提供可能的服务便利,比如延长质保,上门取送车等,在最近的两天,很多品牌都纷纷推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用户关爱政策,赢得了合作伙伴和用户的认同。
“救”与“援”齐头并举,坚定信心,齐心聚力,定能共度时艰,迎来春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初步分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广泛调研了整车、零部件企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梳理当前影响产业运行的各方面问题,并结合对1月的产销情况,以及对未来市场、行业运行态势的预判基础上,已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初步分析》,将对现阶段中国汽车行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上报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与此同时,在企业复工后,协会还将持续跟踪各地方政策动态,以及企业实际生产恢复情况和困难,及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比如,中汽协会已专题开展对国六实施受疫情影响分析,针对疫情对上半年汽车认证、零部件供应、整车市场、产品库存等方面将产生的影响,提前预判到轻型车国六标准中PN新限值若在7月1日实施,行业可能会出现库存积压、新产品无法供应等一系列问题,协会已经通过调查问卷、电话问询等方式快速开展了企业实际情况的全面调研,将形成专题报告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同时,针对其他新标准和管理要求实施时,企业可能因疫情影响无法应对的问题,协会也将及时组织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和困难,通过分析原因和判断影响大小,及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决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表示:中汽协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还将时刻密切关注疫情发展与对行业的影响,研究解决当下问题的短期措施和全面恢复后的长期政策,将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之下,积极推动汽车行业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